商界集团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四川省古蔺县在悠久的酿造历史中传承下来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荣列其中。
郎酒的各种复杂香气之间,其酱香、焦香、酯香、醇香极为协调,大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之概”,并以“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口感特征而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所喜爱。
“郎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包括酿造过程中特定的空间、依托展现这一传统技艺过程的物质载体以及在酿制过程中长期遗存所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它们集合而成我国酿酒技艺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酿制原料独特、工艺控制典型、酿制环境特殊、采用工具传统等显著特征。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把二郎滩一带生产的“枸酱酒”钦定为贡酒。北宋年间,二郎滩出产优质大曲“凤曲法酒”载入史册。1898年,四川荣昌县商人邓惠川夫妇邀约二郎镇酒师李丙山共同创办絮志糟房(后惠川老糟房),开始酿造“回沙郎酒”。1933年,当地商人雷绍清在惠川老糟房基础上,集资创办集义糟房恩博2玄武娱乐,集“惠川”与“茅台”工艺于一体,酿出的酒超过了“回沙郎酒”,成为与茅台完全相似又别有天地的酱香型美酒,正式命名为“郎酒”。